|
新時代背景下,石材產業發展路徑思考 |
文章來源:恒寶石材 擊數:2343 文章更新時間:2020/9/8 |
新時代背景下,石材產業發展路徑思考
[ 發布日期:2020/8/31 15:43:43 ] 瀏覽人數: 219
2020年新舊年交替之際,新冠疫情來勢洶洶,打亂了包括石材在內的所有行業的復工復產節奏;在中國疫情逐漸平息之際,全球疫情再起波瀾,并有愈演愈烈之勢。截至目前,全球疫情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,全球經濟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沖擊。石材作為國外依存度極高的行業,進出口業務基本處于停滯狀態;加之中美貿易矛盾升級,石材的海外市場拓展之路更是舉步維艱。新時代背景下,石材行業如何突破桎梏,值得每一個石材人好好思考!
全球疫情影響
2020年的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,對各行業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,近日,有數據統計,全球累計確診人數已突破2300萬,當前現存確診人數也達643萬人次,死亡人數82萬,海外每周確診人數增幅仍約達10%,可見,目前全球疫情尚未出現拐點。
全球經濟方面,有專家預測,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降至負數,達-3%!
![]()
而全球主要經濟體的GDP完成情況也不容樂觀,截至6月份,美中英法德主要經濟體上半年GDP完成情況呈下降趨勢,其中法德下降超10%;且預測歐美經濟體全年GDP仍降走低;中國疫情穩定,經濟回暖,預測全年GDP增長將回正,達3%左右。
![]() ![]()
▲2020-Q1石材供給情況
![]()
▲2020-Q1石材需求情況
![]()
▲貿易變化情況
![]()
▲企業現金流-對應生存空間
石材產業經營現狀
經營模式現狀
眾所周之,石材產業的主流經營模式是平臺模式和臨礦模式,平臺模式由來已久,主要代表即是南安官水石和廣東云浮,該模式在石材經營中占比達到70%以上,以加工廠+展示為載體,同時對接礦山和終端,在石材產業發展中起到過極為重要的作用,較低的參與門檻,致使其貿易規模極大,引入的品種較為豐富,為終端用戶提供了廣闊的購買平臺;但隨著產業進化和終端用戶的需求提升,其弊端也逐步顯露,包括其兩頭在外,以貿易為主的現狀無法為終端用戶提供一站式的集成服務,碎片化的銷售和采購無法對上下游行程足夠影響力,而傳統的加工模式在環保、安全兩道防線的高壓下,愈發顯得不合時宜。
臨礦模式則是近年來異軍突起新的經營模式,其以礦山+加工廠為載體,單向向終端用戶延伸,該模式的主要代表即是湖北麻城和吉林蛟河,以及未來馬上投建的廣西岑溪。因資源集成+加工集成的能力極強,是目前大型基建工程的**模式。但是該模式也受限于品種較為單一的影響,目前更多滿足單一品種需求,因此臨礦工業園也在地方政府的引導下,逐步將產品類型擴展至其他綜合品類,以強化該短板?梢灶A見,在區域品種日益豐富的情況下,該模式將日益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。
![]()
經營模式演變趨勢
上述兩種經營模式各有利弊,相輔相成,互為補充,但終將走向趨同——匹配終端需求。根據各模式的特點,我們大膽預測,平臺模式**終將升級為集成園區模式,通過提升其智能化、集成化,提升加工品質和效率,以滿足終端用戶需求;而臨礦模式則將繼續發揮其地方資源優勢,通過豐富品種和渠道,打造成區域產業集散中心,構建綠色可持續、金融科技賦能、極具品牌價值的產業生態鏈。
新的發展機遇
在受挫的世界經濟背景下,中央政府提倡自力更生,艱苦奮斗,將擴大有效需求,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,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,通過建立以內循環為主體,國內、國外循環相互促進新的發展格局,以緩解和對沖世界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。簡而言之,就是提振內需,進而提振國內經濟,甚至為國際經濟復蘇貢獻力量!
政策利好、科技賦能
而工業4.0、5G的普及推廣帶來的行業變革機會,構建線上交易平臺具備可能,通過打破傳統單一線下銷售,將為遠距離銷售提供平臺。
企業發展方向
對于單一企業而言,當前應調整經營模式,穩固現金流,加速產業迭代,進行全供應鏈整合覆蓋,強調服務意識,以用戶思維為導向,提升產業的集成復合能力。
石材產業在傳統思維里已然禁錮太久,新的石材背景下,石材人也應有新的發展視角,積極加入石材產業智能化與信息化行列(EPC+BIM),致力培育線上渠道,強化線上推廣和銷售,同時逐步普及自動化生產,少人+無人化加工將是未來趨勢。
石材產業發展寄語
在越來越多國企、央企及大型資本紛紛介入石材領域的當下,很顯然,資本的逐利嗅覺已然感受到了石材的“高收益”,而石材的“非標”也不再是保護傘,正如煤炭產業的整合之路一般,到現在,已然看不到民營煤老板的影子。
|